《古文献整理与研究》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年刊,自创刊以来,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,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。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。凭借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质量的论文,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。杂志注重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的结合,推动古文献研究的深入发展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。涉及古代典籍的校勘、注释、考订等。探讨简牍、帛书、甲骨文等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。
杂志研究古代碑刻、墓志铭等石刻文献的内容和价值。关注少数民族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,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。研究海外保存的汉文古籍,揭示中外文化交流的轨迹。发表学术争鸣和评论,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。记录文献校勘过程中的发现和心得。刊登学者的读书笔记和学术随想。对最新出版的学术著作进行评价和推荐。坚持学术导向,不断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。杂志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开放的学术视野,吸引了众多学者投稿和阅读,成为古文献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。
传统文献研究、新出与稀见文献研究、学术论衡、校勘札记
1.文稿保证未在其它刊物或载体发表,资料可靠、数据准确、具有创造性、科学性、实用性(严禁抄袭),内容真实、论点明确、文句通顺。
2.题名应以准确、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。除公知公认者外,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。
3.提供作者简介:姓名、性别、民族(汉族可省略)、工作单位(写到二级学院)、职称或职务、主要研究方向或学科特长或从事何种专业技术工作、邮政编码、电子邮箱地址、联系电话。
4.稿件须提供详细准确的参考文献信息,包括作者姓名、著作名、出版地、出版单位、出版年,文章名、期刊名及出版时间等。
5.注释一律采用脚注。脚注用小五宋体,包括文献作者、文献题名、出版社及出版年或期刊的年(卷)、起止页码,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序号标注,每页单独编号。
6.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(也就是说,摘要就是一篇短文,看完摘要,就知道文章的内容,即解决的问题、所用方法、结果与结论等),不应出现图表、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、缩略词。
7.文中一级标题、二级标题、三级标题、四级标题的序号用“一、……”“(一)……”“1.……”“(1)……”标示。
8.图表应当是正文内容的补充,而非重复。图表应有图题和表题,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及符号应在注释中诠释。
9.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国家或部、省级以上基金资助,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,如:“基金项目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编号)”,并附基金资助证书复印件。
10.论文内容真实,文责自负,数据准确,无泄密。稿件文责自负。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和技术性删改,对实质性内容的修改,则应征求作者同意。
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,请联系出版商,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165号,邮编:210009。